注塑缺陷大全:22种问题成因+解决方案,车间必备!
一文解决熔接痕、气泡、银纹等高频难题
在生产车间,注塑件表面出现熔接痕、制品内部发现气泡、脱模时遭遇黏膜……这些令人头疼的缺陷不仅影响产品合格率,更可能延误交期。
本文系统整理22类常见注塑缺陷的成因与解决方案,助你快速定位问题,高效复产!
一、外观缺陷:表面瑕疵的终结者
熔接痕(Weldline)
银纹(含气泡、气孔)
放射纹(Jetting)
二、尺寸变形:精准控制的秘密
翘曲变形
中心孔尺寸异常(偏大/偏小)
三、工艺故障:生产中断的破解之道
黏膜(脱模困难)
冷料头(Cold Slug)
四、材料异常:从根源阻断缺陷
黑点/糊斑
颜色不均
五、关键预防策略
参数三联调:
温度(料筒/模具)、压力(注射/保压)、速度(螺杆/注射)需协同优化。
模具设计黄金法则:
浇口尺寸匹配壁厚,排气槽深度按材料设定(结晶料0.025mm,非结晶料0.038mm)。
原料管理:
吸水材料(如PC、PMMA)必须80℃烘干4小时以上,密封储存。
车间经验:60%的缺陷可通过调整三要素解决——温度均匀性、压力稳定性、速度分段控制!
本文内容源于注塑行业技术文档,涵盖熔接痕、气泡、银纹等高频问题解决方案,适用工程师快速排查故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