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体中文
注塑缺陷大全:22种问题成因+解决方案,车间必备!
来源: | 作者:盈金宝塑化 | 发布时间: 2025-07-12 | 93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注塑缺陷大全:22种问题成因+解决方案,车间必备!

一文解决熔接痕、气泡、银纹等高频难题

 在生产车间,注塑件表面出现熔接痕、制品内部发现气泡、脱模时遭遇黏膜……这些令人头疼的缺陷不仅影响产品合格率,更可能延误交期。

 本文系统整理22类常见注塑缺陷的成因与解决方案,助你快速定位问题,高效复产!


一、外观缺陷:表面瑕疵的终结者

  1. 熔接痕(Weldline)

    • 现象:树脂合流处出现线状痕迹,强度低、光泽差。

    • 成因:熔料温度低、保压不足、浇口设计不良、排气不畅。

    • 解决方案:
      → 提高料筒/模具温度、注射压力及速度;
      → 增设排气槽或利用顶针排气;
      → 减少脱模剂,采用工艺溢料转移熔接痕位置。

  2. 银纹(含气泡、气孔)

    • 现象:表面银色条纹或内部空洞。

    • 成因:原料含水、分解气体滞留、卷入空气。

    • 解决方案:
      → 充分烘干原料(尤其PA、ABS等吸湿材料);
      → 降低螺杆转速、增加背压减少空气混入;
      → 优化模具排气结构。

  3. 放射纹(Jetting)

    • 现象:浇口处出现灰黯色放射状纹路。

    • 成因:注射速度过快、浇口温度低。

    • 解决方案:
      → 采用多级注射:慢→快→慢;
      → 浇口增加圆弧过渡,避免直冲模壁。


二、尺寸变形:精准控制的秘密

  1. 翘曲变形

    • 成因:冷却不均、脱模应力、保压过高。

    • 解决方案:
      → 均匀模具温度,延长冷却时间;
      → 增加顶针数量,优化脱模斜度;
      → 降低保压压力,减少残余应力。

  2. 中心孔尺寸异常(偏大/偏小)

    • 成因:保压不稳定、浇口位置不当。

    • 解决方案:
      → 调整保压时间与压力(孔小则增压,孔大则减压);
      → 浇口开在厚壁区,避免竞流效应。


三、工艺故障:生产中断的破解之道

  1. 黏膜(脱模困难)

    • 现象:制品卡在模腔内无法取出。

    • 成因:冷却不足、脱模斜度小、抱紧力过大。

    • 解决方案:
      → 延长冷却时间,降低料温;
      → 增加顶针密度,扩大脱模斜度(>1°);
      → 抛光模腔表面,减少摩擦阻力。

  2. 冷料头(Cold Slug)

    • 现象:浇口附近残留半固化冷料。

    • 成因:喷嘴温度过低、冷料井设计不良。

    • 解决方案:
      → 提高喷嘴温度(需平衡流涎风险);
      → 冷料井深度≥主流道直径1.5倍;
      → 周期性机筒后退,避免冷料堆积。


四、材料异常:从根源阻断缺陷

  1. 黑点/糊斑

    • 成因:料筒局部过热、树脂降解、混入杂质。

    • 解决方案:
      → 清洁料筒死角,避免残留旧料;
      → 降低料筒温度(尤其加料段);
      → 筛除回收料中的异物。

  2. 颜色不均

    • 成因:色母分散不匀、塑化不充分。

    • 解决方案:
      → 增加螺杆背压,提升混炼效果;
      → 选用高压缩比螺杆(>2.5);
      → 降低注射速度,避免摩擦过热。


五、关键预防策略

  • 参数三联调:
    温度(料筒/模具)、压力(注射/保压)、速度(螺杆/注射)需协同优化。

  • 模具设计黄金法则:
    浇口尺寸匹配壁厚,排气槽深度按材料设定(结晶料0.025mm,非结晶料0.038mm)。

  • 原料管理:
    吸水材料(如PC、PMMA)必须80℃烘干4小时以上,密封储存。

车间经验:60%的缺陷可通过调整三要素解决——温度均匀性、压力稳定性、速度分段控制!


本文内容源于注塑行业技术文档,涵盖熔接痕、气泡、银纹等高频问题解决方案,适用工程师快速排查故障。